看不见尽头的路
对大多数人而言,未知带来恐惧,人们常常希望能够预知未来,希望一切都在自己计划中。于是,许多人都在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走在一条一眼便望见了尽头的路上。
“你以后想干什么?”“你的教资考过了吗?”“你考研吗?”“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要不去考个公务员,稳定一些好。”……随着我进入大三,这些话语更加频繁的出现了。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不仅是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也困于这个环中。时间越接近毕业,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些选择。而在这过程中,我得到的最多的建议都与一个“稳”字有关。也许大家说的有道理,“稳定”有时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词,少了许多风险与坎坷,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所求不过“安稳”二字。“求稳”的人多了,追求稳定就不得不带有“随波逐流”的色彩,就好像是一条标好了终点的跑道,大家一窝蜂地挤在这,一齐朝着可以看见的终点跑去。
可是我一想到我的人生可能真的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跟着大家一起走上一条既定的跑道,又会觉得遗憾和些许不甘。大差不差的人生经历,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都不会给我带来期待感。那么我的人生岂不是就像体育课的八百米测试,没有感情地朝着终点埋头跑去,越到后面步伐越沉重,还得被迫活在一个制定好的评判标准里。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有的人干着一份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每天过着重复枯燥的生活;有的人回归家庭,生儿育女,因为这是他们所说的“母亲”的责任;还有的人背负着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压力,被迫和别人比较竞争,成为“房奴”、“车奴”“孩子奴”……这些人都过着世俗所认为的“稳定”生活,工作稳定、家庭稳定、人生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而当这些人奋力跑到了那个终点,他们就能幸福快乐吗?回顾这一路,留下的值得怀念的又有多少?我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像跑到八百米终点的我吧,心中最多的情绪是松了口气,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更糟糕的是有人即便到达了终点最后却发现自己并不达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又何必费尽周折来世上走一遭?
这两种想法其实在我脑海里打架打了很久了,主观上我是倾向于“拒绝一味求稳”的,但是各种客观因素又让我没有勇气偏离跑道,去走一条未知的,不知通往何处的路。但有一天,一个人点醒了我,她反问我:“你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努力做让自己画句号的事?”她还告诉我:“其实无论你走跑道还是另辟蹊径,只要是你跟随自己的心走的,那就不是通往死胡同的路。就像有人愿意干着稳定的工作,能够陪伴家人,也不用为明天的午餐发愁;有人愿意当一个全职太太,因为孩子和家庭能给她带来幸福和满足感;同样也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到处碰壁,只为了追寻一个缥缈的梦想。”其实,陷入死胡同的是我自己,当选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试图把选择之后的一切理清楚,可是我忘了没有人能够掌握变化多端的未来的。这个选择并不能决定我往后的人生,它不过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罢了。
世上确实有许多过得不如意的人生,甚至不乏机械地活着的人,但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上了跑道才这样,而是因为他们在违背自己的心做选择,然后又因此陷入困境,开始给自己不断的画句号,让自己无论怎样走,都在一条看得见尽头的路上。所以我们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必须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要害怕任何一个选择,它只是漫漫人生路上小小的一环而已。与其担忧未来而不敢选择,不如活好现在,充实自己,让自己有力量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勇敢地去探寻未知的问号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未完待续的省略号,我们都要去看不见尽头的路走走。